2015/1/15 10:45:30 From: 鋼廠許光輝
管理-已我之見,就是執政者或領導者用來約束人和事的一種手段,也是一種文化的產物,不妨我們把它拆開來講,管-是古代時期的一種樂器,由中空圓筒制作而成,管-從文字結構上講,由上、下結構組成,上面是兩個“人”字,人多為眾,下面是個“官”字,也可以說眾人下面的官。理-是理順、暢通的意思。這樣“管理”就可以理解為當官的人,要做群眾下面的官,接近群眾,不要遠離群眾,要把你所管轄與治理范圍內的事情理順好,確保暢通。
管理-就是制定、執行、檢查、總結和改進工作的一種潛規則,它廣泛存在于社會的各行各業,它分廣義管理與狹義管理。廣義管理是應用科學的手段安排組織社會活動,使其有序進行;狹義管理是為了保障一個單位和全部業務活動而實施的一系列計劃、組織、協調和控制活動。
管理-它具有方方面面的學問,具有一定的科學性、藝術性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,思維決定管理方法,方法講究藝術性,不同的藝術性就會出現不同的效果,所謂“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”。
管理-就是獎優罰劣,管好人、做好事、理好財,這是領導者致勝的法寶。作為一名領導者或管理者,怎么去利用這個法寶在工作中收放自如,有一席之地,怎么去管理呢?
已我之見,管理的人首先必須有才、有德、有心、有為;有才是指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,有德是指有較高的思想境界、政治素養、道德水平、法制觀念,有心是指有事業心、進取心,有為是指有作為,能把想法付諸于行動,如果具備了這些高素質、高能力、高智慧的管理風格,工作才不會陷入絕境,運用自如。這樣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,明確工作職責,利用好手中的權力,在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。
管理說白就是人的管理,人才是核心所在,所有的事必須由人去完成,用人要任人唯賢,作為管理的人來說首先要身先士卒、率先垂范、為人師表,要有進取、創新、奉獻精神,修身、務勤、務遠,管理需千錘百煉,方能成就大業。
管理要具有親和力和凝聚力,所謂管理就是用某種制度或規定去約束人,管理需要制度化,制度是管理的基石,要不斷完善,改進,創新,使它成為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。制度是在法律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章程或規定,是剛性的,而人有柔情一面,古人云: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。管理者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,要懂得關心人、尊重人、理解人,在管理時融入一些“人文”元素,做到以柔克剛、以剛制柔,這就是管理的藝術性,只有這樣,工作就會進入佳境,事業就會順風順水,管理就會達到理想的效果。(鋼廠 許光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