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1/15 15:45:28 From: 燒刀李
發燒音響在發燒友那里是藝術品,通過發燒友的調教,音響高保真地還原唱片的錄音現場,并且通過不同的組合,音響演繹就像不同的藝術家在向聽眾傾訴他們的情感,讓聽眾融入他們的藝術氛圍中。沒有發燒音響,音樂藝術會大打折扣。音響是什么?很多人認為音響是工業產品,那他是一般人,隨便買能發聲可以聽。很多人認為是工具,那他是音樂從業者,不帶來利益的都要淘汰。只有發燒友把音響當作藝術品,千方百計、不惜成本地組合成豐富多彩、百家爭鳴的作品,讓它為自己帶來人生的感悟,讓更多的人通過它了解一個地域的文化。
有個年青的愛樂者說他像流行,因為年輕;說他父親像經典,因為成熟;說他爺爺像古典,因為熟透。以時間作比喻,我不敢說他沒道理。我說不流行就不是流行,不流行還在流行就是經典,不流行了還在不斷地流行就是古典。流行不一定是流行,經典是有記載的流行,古典是不用記載的流行。
音響與現場是發燒友的一塊心病,弄得多好的一套音響系統給人一句“再貴也比不上現場”搞得像泄氣的皮球再也鼓不起來了。現場是很有氛圍也非常的真實,像烈酒一樣讓您感受到特別投入和刺激,但不會停下來讓你有時間慢慢地適應和感悟。音響讓音樂像紅酒和靚茶一樣可以慢慢品味和享受。
誰撥動了音樂那根弦?有人猜是音樂家。不對,是樂器。誰撥動了音響那根弦?有人猜是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。不對,是歐洲鐘表制造者為了報時提示發明了巴音盒,那是音響的始祖。愛迪生在巴音盒的基礎上發明了留聲機,音響才真正意義上讓音樂隨著音響走向世界每個角落。
收藏了二百多萬張唱片,收藏得越多越發覺在近代中國對世界音樂的貢獻實在是太少太少了,在愛迪生發明留聲機這一百多年時間里,讓流行成為音樂的創新,推動更多傳統的民族的音樂成為經典和古典,我們在唱片中尋找到了這個路線圖。然而中國仍處在流行中,中國的經典和古典在哪里?(燒刀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