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10/21 8:33:33 From: 李積回談音樂
9月12 日是張國榮的生日,我瘋狂地聽他的唱片,從《似水流年》、《風再起時》到《儂本多情》、《為你鐘情》。就這樣,恍恍惚惚兩日,感覺自己需要提一下精神。
聽什么呢?恢弘大氣莫屬交響樂,它有著史詩般的壯麗,催人奮發,我將其視為共抗風雨、并肩偕行的“戀人”。
歐洲交響樂是歷經了數百年歲月積淀而成的精華,集工整的曲式結構、龐大的樂隊、震撼的音響力量和豐富的音色于一身,能把蘊含于樂章中的感情,細膩地傳遞給每一位聽眾。
對于聆聽交響樂,我向來心存恭敬。家中有7 間視聽室,大洋路Ocean Way、卡瑪Kharma、ATC、PMC 和卓力Academy 等各具風情。比較之后,仍是覺得PMC 在表現大動態、塑造音場和臨場感方面更具優勢。
由PMC BB5 音箱、飛利浦 dvdr336 碟機、CDT-TWO 解碼等組成的PMC 視聽室,外觀十分霸氣,因為它的左右聲道分別用了兩臺BB5,不是并肩而立,而是一臺立于另一臺之上,我稱之為“疊羅漢”。
我找出海頓的CD,毫不猶豫地選了G 大調第九十四號《驚愕交響曲》。這部樂曲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,感覺輕巧流暢。第二樂章速度變慢,開始部分是弱起,非常輕,沒有什么變化,可剎那間樂隊用最大的音量演奏,定音鼓猛烈地敲擊,模仿驚雷的聲音。
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,輕快活潑、活力詼諧。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,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。我喜歡這首樂曲熱鬧活潑的田園風格,讓我放松,又給我些許激情。
聽著樂曲,想起這部樂曲的傳說,我覺得身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,海頓其實是個可愛的家伙(該曲作于1791 年,海頓49 歲時)。當時倫敦的貴族是音樂會的?,但是他們經常聽不懂海頓的音樂,只是在那里附庸風雅,每每在樂隊演奏時打瞌睡。
海頓知道后非常生氣,于是寫了這部交響曲。演奏過程中,貴族們被驚雷般的樂聲驚醒,出了丑。海頓很快活,貴族們也哈哈大笑以掩飾尷尬。
回味一番后,我又聽了莫扎特的《命運交響曲》、《田園交響曲》、《誠然交響曲》和《朱庇特交響曲》,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和柏遼茲《幻想交響曲》,一個下午就這樣度過了。興許是因為此時心境不若以前,我對《誠然交響曲》竟然有了新的感悟。
莫扎特的G 小調第四十號《誠然交響曲》在旋律與和聲方面,達到了最高水平。在妻子患病,孩子餓得沒飯吃,朋友也對他置之不理的窘迫狀況下,莫扎特創作了這首交響曲,用象征悲傷和痛苦的G 小調來表現源源不斷的愁苦壓抑。
但是,莫扎特畢竟是開朗的,樂曲中處處能感受到一抹光亮,整部樂曲已有浪漫主義的傾向,絲毫不使人感到沮喪,反而使人心生美好幻想。眼中噙著淚水,始終微笑面對一切,我喜歡這樣的莫扎特。